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《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》,再次释放维护公平竞争、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信号。企业之间的无序“价格战”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,价格内卷到底卷走了什么?整治无序价格战,为何今年多部门密集出手?遏制内卷式竞争为何要向无序价格战亮剑?
两部门出手治理价格无序竞争
两部门发文规范市场价格行为,剑指无序竞争,有哪些具体举措呢?
《公告》指出,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,但无序竞争会对行业发展、产品创新、质量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,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。
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刘志成:无序竞争扭曲了竞争机制,可能导致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一些产品质量好、口碑信誉好的企业市场空间被压缩,利润被掏空。
专家表示,如果传导到消费端,无序竞争可能导致低价低质、服务打折扣等负面效应,从而使得消费者的利益受损。
《公告》根据现行价格法、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,通过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、开展提醒告诫、加强监管执法等多方面举措,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。对提醒告诫后仍未规范价格行为的经营者予以重点关注,必要时开展成本调查,发现价格违法违规问题的,依法予以查处。
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许光建: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地实施,企业从无序竞争中抽身后,盈利状况改善,将有更多的资源投入新产品、新技术的研发推广,用户也能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。
反“内卷”政策信号持续强化
从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“内卷式”恶性竞争,到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反“内卷”政策信号持续强化。
今年6月,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正式通过,明确要求“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,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,扰乱市场竞争秩序”,为恶性竞争划出法律红线。
今年7月,价格法迎来了实施27年以来的首次修订,从法律角度规范市场价格秩序。
政策发力“反内卷”
光伏产品价格触底反弹
针对车企之间的无序“价格战”、电商平台的外卖大战以及多个行业通过价格战来内卷式竞争的行为,今年以来,监管部门多次约谈相关企业、发文规范行业发展,效果如何?一起去光伏行业看看。
7月以来,中央多部门密集出台“反内卷”政策,通过遏制低价无序竞争、推动落后产能退出,引导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。当前政策组合拳已初步显效,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企稳回升,其中多晶硅价格已从低点反弹近70%。
中信建投光伏行业分析师 王吉颖:目前光伏环节的反内卷主要有2个思路,一个是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》的要求,不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,另一个是基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的豁免条款,鼓励龙头企业去进行兼并重组,推动行业自律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。像多晶硅企业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积极减产,今年上半年国内分布式抢装过后,多晶硅的库存已经有小幅下降的趋势。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也已经下调了开工率。
一系列反内卷政策组合拳,为光伏产业生态重塑提供制度保障。在四川乐山的一家硅料生产企业,负责人向记者介绍,今年以来基本维持低库存状态,严格控制产量,以销定产,确保不超负荷、不压库存、不低于成本价销售。
协鑫科技四川乐山颗粒硅研发与制造基地常务副总经理 黄金发:今年上半年,我们的颗粒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4.32%,产品的库存量最多一周,基本上产多少销多少。近期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升,需求方面相对于上半年增速放缓,但整体仍处于增长阶段,价格的上升主要还是供给端的改善,是行业自律和行业标准提升等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价格内卷
卷走了什么?
企业之间的无序“价格战”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,价格内卷到底卷走了什么?为何今年多部门为整治无序价格战密集出手?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经济学专家万喆作出了分析。
万喆:单纯的价格战,本质上是一种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的竞争策略。像光伏行业就一度陷入产能过剩和利润崩塌的死循环。去年到今年年初,中国光伏组件价格跌到历史低点。尽管头部企业在通过技术升级和规模效应勉强维持,但全行业利润率被压缩到接近零。汽车行业也一度陷入双输博弈。数字平台也陷入流量争夺和生态破坏的零和游戏。
价格战造成的代价在企业层面是利润暴跌、研发停滞,甚至面临生存危机;
行业层面是产能过剩、资源浪费,长期陷入内卷;
社会层面是整体缺乏议价能力,优质产品难以获得合理回报,最终损害整个市场生态。
这标志着价格战模式没有赢家,不可持续。
中国经济已经从单纯的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。所以现在需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、品牌建设获取竞争优势,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,扩大中高端产能的供给。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,无序价格战可能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。政策层面也是希望通过规范竞争秩序,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,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高端位置。所以这一系列举动也是旨在对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生态进行保护。
反内卷初显成效
8月工业利润超预期“反转”
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举措。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、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,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,打通市场准入退出、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,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。
就在国庆假期前夕,一份亮眼的工业“成绩单”出炉: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超预期“反转”——8月同比增长20.4%,较7月的下降1.5%大幅改善,不仅创下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增速,更是为市场注入了一针“强心剂”。多项数据显示,相关行业的利润和价格都出现改善。比如,1—8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.1%,钢铁行业同比扭亏为盈。8月份,光伏、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.8和0.6个百分点。
反内卷
为何要向无序价格战亮剑?
整治价格战,今年多部门密集出手。遏制内卷式竞争为何要向无序价格战亮剑?
万喆:首先是避免资源错配与浪费。共享单车、网约车等行业的无序价格战证明,只会导致资源过度集中于短期流量争夺,忽视长期价值创造。通过法律手段遏制价格战可引导企业将资源投入技术研发、服务升级等领域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。另外也可以保护中小企业和创新活力,头部企业凭借资本优势发起价格战,往往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。修订后的价格法明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,对市场份额超过50%的企业实施更严格的监管,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。
维护行业可持续发展。政策通过规范价格行为,推动行业建立质量价格的正向循环。像光伏行业在今年价格反弹以后,头部企业就宣布将利润20%以上投入新技术研发,行业技术升级加速。
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提升。健康的市场竞争应该基于效率和创新,旨在提升用户体验,创造新的就业岗位,最终惠及整个社会。向无序价格战亮剑,本质上就是打破囚徒困境,重构健康的市场生态,最终实现消费者得到合理的价格、企业获得发展空间、国家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多赢局面。
申宝策略-配资平台排名-配资排行-股票配资资讯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